交银施罗德二十年的身世低谷与烦恼
来源:一视财经
撰文丨一视财经翊天
编辑|西贝
2005年,交银施罗德基金正式诞生,成为早期中国银行系合资公募的代表机构。
从名字上可以看出,这家机构有着本土银行巨头的注资支持,亦有外资机构的加持。
实际上,合资基金是中国公募早期发展史的重要产物,通过合资、技术引进等方式与海外一线资管公司合作,获得国外资本市场成熟投资理念、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。
如今,这家银行系公募进入成熟期,但近一年遇到了“长不大”的烦恼。
这个问题在今年基金二季报披露之后,显得更加突出,背后究竟怎么回事?
交银施罗德“身世”
交银施罗德初创之时,当年全行业资产总规模仅为4700亿元,处于中国公募基金高速发展之前夜。
时至今日,这家公募股东结构依然保持一种强强联合。第一大股东是交通银行,持股比例为65%,第二大股东施罗德投资持股占比30%。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出资者。
当中的外资股东施罗德投资,是欧洲百年历史的资管老店,交银施罗德二十年的身世低谷与烦恼尤其擅长主动型股票投资,是最早期深度挖掘A股的外资买方。
值得一提的是:如今施罗德投资在华已经成立了外资独资公募,同时对合资公募担任着财务投资者的身份。
从交银施罗德的背景来看,这家机构有着诸多光环,特别是强劲的股东实力,这对于公司治理、产品发行与管理均有重要支撑。
财务数据低迷
交通银行的年度报告中,每年都会披露交银施罗德的财务数据。我们来看看具体数字:
截至2023年末,公司总资产77.83亿元,净资产67.05亿元,管理公募基金规模4872亿元;报告期内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,实现净利润12.01亿元,同比减少24%。
截至2022年末,公司总资产79.26亿元,净资产63.05亿元,管理公募基金规模5281亿元;报告期内受市场波动影响,实现净利润15.81亿元,同比减少11%。
截至2021年末,公司总资产69.99亿元,净资产57.24亿元,管理公募基金规模5473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61%;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7.86亿元,同比增长42%。
显而易见,交银施罗德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,更在2023年下滑幅度20个百分点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:这家公募的净资产却连续上涨。
另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:公募资产规模,这是一家买方机构比拼的核心竞争力。交银施罗德连续三个财年录得总规模的下滑,
再来看一个规模数据——非货币基金规模,也就是一家公募货币基金以外的产品净资产规模。
WIND数据终端显示:2024年二季度末、2024年一季度末、2023年四季度末、2023年三季度末,交银施罗德非货规模分别为2885.09亿元、2993.48亿元、2997.70亿元、2962.14亿元(上述数据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)。
结合2022年末非货规模为3324.65亿元,可见这家合资公募“退步”的态势。
实际上,2024年二季度非货规模前20名的公募排名中,仅有交银施罗德的规模季度环比出现下滑,其他19家公募均比今年一季度末规模有所增长。
明星团队遭遇逆风
交银施罗德的主动权益团队中,有多位实力级的干将,在此前指数型牛市当中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,一度成为银行系公募的佼佼者。
然而,时过境迁。
如今,主动权益的明星基金经理们,不约而同遇到了策略逆风。
王崇就是一例。
他可谓这家公募的“扛把子”,天天基金网显示其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36.27亿元,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高达230.08%。他早在2008年就加入这家机构任职,从最基础的行业分析师、高级研究院做起,直至掌管核心的权益产品。
王崇的代表产品是交银新成长混合,近三年收益率(截至7月26日)为-35.29%,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5个百分点。
回到2019年、2020年,他为产品持有人斩获了58.2%和55.98%的年度收益,一度是公募圈的“吸金大户”。
这位基金经理最新表示:将继续超配食品饮料,医疗器械和服务、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家电公司,以及竞争力领先的动力电池、快递和化工品公司股票。他在A股超跌的板块有相当比重的布局,前三大重仓股为迈瑞医疗、贵州茅台、宁德时代。
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杨浩,他管理者超过65亿元的基金资产,也曾是权益投资的好手。
杨浩操盘的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近三年(截至7月25日)收益率为-40.15%,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将近10个百分点。
这只产品规模萎缩非常明显:今年二季度末净资产为65.96亿元,而2021年二季度末高达128亿元规模。
何帅在交银内部也是实力级人物,他操盘着120亿元的基金资产。
其中,交银优势行业混合是其代表产品,最新重仓了农业银行、迈瑞医疗、宁德时代等公司巨头,近三年的净值收益同样跑输了沪深300,录得31个百分点的浮亏。
值得注意的是:何帅的权益仓位在上述三位基金经理中相对较低,截至二季度末为七五成仓位。
产品线亟待拓宽
看完上述三位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操盘情况,投资者不免心生疑惑:这家公募还有哪些性价比高的配置方向?
这个问题直接涉及了交银施罗德的产品布局短板。
比如:近一年来火爆的QDII基金,吸引了很多基民投资境外市场,并借此多元化资产配置。
然而,交银施罗德在此领域布局甚少,目前仅有一只产品,即交银环球精选混合,管理规模不及1亿元人民币。
这家机构并没有业内主流的海外成熟市场指数基金、新兴市场指数基金,以及海外热门赛道型产品。
再如:FOF产品运作难度大。据天天基金网,交银基金旗下相关产品净值甚至有跌至0.65附近的产品,另有多只产品净值不及1元面值。
这让相关持有的基民,感觉买到了高风险的产品,并没有分散风险的策略产品。
基于以上客观分析,交银施罗德的管理层应该好好思索产品操盘风格和策略定位了!